徐达:兄弟15载,君臣18年,朱元璋血洗朝廷,为何他能得善终?

惠利之道 虚拟世界 2024-03-27 2500

朱元璋答复道:元朝的运势已经衰退,国力逐渐耗尽,没有必要再费力用兵。出兵进攻边境之后,只需坚守领土,防止敌人侵犯即可。

朱元璋给徐达规定“穷寇莫追”方针的初衷实际上是因为当时中国北方仍未被平定,朱元璋因此未有信心追击敌军直至草原。等到徐达相继夺回山东、北京、河北、山西、陕甘等地后,朱元璋方才下令徐达率军北上,全力打击北元。徐达历经四次北伐,持续对北元实施打击,令蒙古人再也不敢南下放牧。

徐达在明朝的功绩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在中国的军事史上,徐达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能够与秦朝的蒙恬、汉朝的卫青、唐朝的李靖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徐达这样的战功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徐达这位杰出的古代军事家,希望能够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来揭示他的人物形象。

一、亲密战友,过命兄弟

明朝开国功臣中,徐达的声望最为显赫。关于徐达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被吴晗等著名历史学家提及,他们曾言朱元璋、徐达、汤和、周德兴等童年时为挚友,童年时期有过共同杀牛的经历,然而这种说法颇具传奇色彩。实际历史记录显示,徐达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传奇。《明史·徐达传》中载有:

徐达,字天德,出生于濠州,家传世代从事农业。达年幼时就怀抱着雄心壮志,身材高大,面颊高挺,刚毅果断,武勇无双。当太祖任命郭子兴为部队统领之时,达年仅二十二岁,便前去跟随他,两人相见即投机。

徐达来自凤阳,祖辈都从事农务。他身材高大,英勇刚健,年少时就怀抱雄心壮志。公元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回到家乡招募士兵,徐达应征加入军队。当时他已经22岁,与朱元璋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互有相见恨晚之感。

徐达和朱元璋虽然是同乡,但徐达22岁时才结识朱元璋。他们一见如故,朱元璋从此将徐达视为亲密的朋友。

作为朱元璋忠实的亲信,徐达几乎一路陪伴在朱元璋早期的征途中。当时,濠州红巾军的名将郭子兴将女儿马氏(即后来的马皇后)嫁给朱元璋,朱元璋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势力逐渐强大,却招致了郭子兴之子郭天叙等人的嫉恨。朱元璋只好带着仅有的24名心腹南下至定远,开始了自谋门户的征程。这24人后被称为“淮西二十四将”。据《明史纪事本末》所载:

太祖将七百人归属其他将领,而只有和徐达、汤和、吴良、吴祯……周德兴等二十四人一同南征定远。

请注意,从朱元璋带走的24人当中,徐达位居榜首,这表明徐达在朱元璋的心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朱元璋攻克定远和滁州的过程中,胡大海、冯国用、冯国胜(冯胜)、李善长、常遇春、廖永安等杰出人物纷纷归附,使得朱元璋身边才华横溢,不过,最受朱元璋信任的仍然是徐达。

在这段时间内,有一件让朱元璋终生难忘的重大事件发生,据《明史》所载:

孙德崖被子兴执掌,德崖的军队也控制着太祖,达挺身前去请求德崖的军队代替,于是太祖得以回归,并且达也免于处罚。

滁州被朱元璋攻陷后,他的势力不断壮大。郭子兴,朱元璋的岳父在濠州陷入困境,遂带着手下败将前来投靠朱元璋。而郭子兴的宿敌孙德崖也紧随其后,最终在滁州展开对峙。为了解救岳父,朱元璋被孙德崖生擒。在双方交换"战俘"时,徐达主动请求替代朱元璋,最终让朱元璋获释。

我认为,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个方面:

徐达在朱元璋的军队中地位显然非常重要,否则敌人是绝不会允许他替代朱元璋的。

朱元璋的部下中有许多文臣武将,但只有徐达敢于代替朱元璋,当朱元璋被释放后,他对徐达表达了极大的感激之情。由此可见,朱元璋和徐达之间不仅是同僚,更是情同手足。

在《徐达传》这一部《明史》中,有一句话格外重要。

欢喜的款待并举杯共饮,有一位身着朴素衣衫的兄弟被称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每次邀请徐达入宫共进宴席时,都喜欢称呼徐达为他的“布衣兄弟”。

在《明史》中,朱元璋只称呼两位明朝大臣为兄弟,分别是徐达和李贞(李文忠之父)。 李贞是朱元璋的亲家,因此被朱元璋称为兄弟,是基于家庭关系而言的。而徐达则是朱元璋内心真正认可的患难兄弟。朱元璋没有给予其他人,包括常遇春和发小汤等同样特别的待遇。

元朝晚期,或许有其他将领像徐达一样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但徐达却是最早赢得朱元璋信任的功臣。可以说,徐达一直稳占朱元璋内心深处的重要位置,未被其他人所取代。

二、常徐二人,将帅之别

1355年,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小明王)在红巾军内部自封帝号,将年号改为龙凤。当时,郭子兴已故,朱元璋名义上承认韩林儿的统治,但事实上双方各自为战。由于冯国用、李善长等人建议朱元璋渡江攻取南京,朱元璋决定在当年七月实施渡江计划。然而,朱元璋在这次行动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因为除了少数水军将领如廖永安等人之外,他的部下大多数都是“旱鸭子”,想要突破元朝大军的封锁、成功横渡长江相当艰难。朱元璋决定将家眷留在江北,孤注一掷,最终成功实施了江渡行动。《明史·徐达传》中也有相关记载。

徐达与常遇春同为军队中的杰出领袖,他们在渡江、拔采石、取太平等战役中表现出色,成为军中矛头。

朱元璋成就帝业的关键之战是渡江之战,在这场关键之战中,徐达和常遇春二人功不可没。虽然朱元璋麾下有许多猛将,但在每次重要的战役中,朱元璋都首先考虑到的是徐达和常遇春。这种情形一直延续下去。

徐达和常遇春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在《明史》中他们被合并为一则传记,后世常常拿他们进行相互对比。然而,在朱元璋看来,徐达和常遇春之间仍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举例来说,在1367年(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朱元璋派遣徐达率领25万大军北伐,而常遇春则担任副帅。在朱元璋看来:

在军队中,如果想要保持稳重有纪律、取得战胜和攻取胜利的能力,最佳典范当属大将军达。率领百万勇士,勇往直前,破敌千里,所向披靡,此等威仪气度,无出副将军遇春之右。(摘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八》)

朱元璋内心深信,徐达作为主帅,治军严明、智谋出众,是最稳妥的军事领袖;而常遇春则英勇无敌、所向披靡,乃是扫除障碍、开路先锋。

徐达是才华横溢的人,常遇春则是军事上的天才,二人之间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各有所长而已。

朱元璋若亲自率领军队,常遇春这类人就必不可少,以协助他攻占城池。而若朱元璋镇守都城,无法亲自参与战斗,那他则需要依靠徐达这样的人才来主持一切。比如,当朱元璋征服南京后,他选择留在南京守城,把攻城拔寨的任务委托给了徐达。《明史·徐达传》中有记载:

太祖身居南京,下令让达为大将,率领各军东征镇江并成功攻占。

朱元璋在南京镇守期间,徐达率领大军接连攻克了镇江,并在第二年攻陷常州,“先围城,次年攻克”。然后,徐达与赵德胜率军攻占了宜兴。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元璋亲自领兵出征时,徐达选择退居次要位置。据《明史·徐达传》记载:

太祖命达留守应天,自己率军攻打婺州。

徐达攻下宜兴后,朱元璋命其回南京镇守首都,自己率军亲自攻打婺州。据《明史·常遇春传》记载:

离开婺州,转任同知枢密院事,驻守婺地。

在朱元璋攻打婺州的时候,徐达并未随同,而常遇春却是在队伍之中。

这进一步证实了笔者的看法,朱元璋内心认为徐达是与他自己可相提并论的军事奇才,而常遇春仅仅是他用来率先攻城夺地的先锋。

在池州之战中,徐达领导常遇春等人在九华山下设伏,成功击败了陈友谅并生擒了三千多名敌方战俘。然而,徐达和常遇春在如何处理这些俘虏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展现出了他们之间的本质差异。

遇春说:“这是个强大的敌人,不能放过他,否则会留下后患。”达不成这个决定,于是向上级禀报情况。接着,遇春率先在夜间埋伏一半的敌人,太祖感到不满,于是全部放走了余下的敌众。

常遇春主张,鉴于陈友谅麾下皆为勇猛之士,建议将全部三千俘虏处以死刑,以消除后患。徐达得知此事后强烈反对,然而常遇春坚持要执行这一处决,因此徐达只得紧急通知朱元璋,等待朱元璋的指示。然而在朱元璋下令之前,常遇春已经在坑里杀害了大部分俘虏,朱元璋对此深感不快,最终下令常遇春释放剩余的俘虏。

朱元璋的处理结果表明他明显支持徐达,因为自古以来,杀降的后果都难以预料。尽管勇猛的常遇春是令人敬畏的,但他却成了嗜杀之徒。相较之下,徐达显得更为稳重可靠。

三、手握利刃,不喜杀戮

1363年,爆发了著名的鄱阳湖水战,这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水域冲突,标志着朱元璋夺取长江流域霸主地位的关键战役。朱元璋深知此役对他的统治地位至关重要,在《明史·徐达传》中有详细记载。

太祖召集自庐州前来会师,与会汉人在鄱阳湖相遇。友谅军势头强劲,但达率先率领诸将勇敢作战,击溃了敌方的先锋部队……

这段叙述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在鄱阳湖之战之前,徐达正致力于攻打庐州(合肥),此时朱元璋专门召集徐达前来鄱阳湖。朱元璋这样做并非为了雪中送炭,因为他深知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他之所以召见徐达,是因为他需要徐达的才能来助自己获得胜利。

在鄱阳湖之战中,有许多出色的将领表现出色,如常遇春、俞通海、廖永忠、郭英等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当徐达与朱元璋会师后,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明史》中描述徐达“身先诸将力战”,这短短六个字,将其他将领的表现全都超越。

陈友谅在战斗中中箭殉身,随后朱元璋再次奉行老路线,采取同样策略:

太祖明白敌人难以抵挡,却担心有忠臣叛变,于是当晚派达还守卫应天。

在击败陈友谅之后,朱元璋接着派遣徐达前去镇守应天(南京),防备张士诚可能从东面发动袭击。朱元璋认为最大的障碍已被除去,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与老部下张定边等人逃往武昌。因此,他决定自己继续留在江西镇守,认为徐达还有更为重要的事务要处理。

朱元璋的老巢是南京,他一方面亲自平定陈友谅的残党,另一方面任命徐达镇守南京,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徐达的重视和信任。尽管当时常遇春、冯胜、邓愈等人都在江西,甚至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也在南京,但朱元璋还是最信赖徐达。

徐达回到南京后,果然发现张士诚已经动作频频。他指挥擅长防守的耿炳文、吴良等将领成功挡住了张士诚的进攻,为朱元璋消灭“陈汉政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1364年,朱元璋被封为吴王,任命徐达为左相国,李善长为右相国,而且徐达的地位高于李善长。朱元璋再次驻守南京,由徐达牵头开疆拓土,《明史》中有关记载:徐达先攻下庐州,夺取该城,接着平定湖、湘等地。随后休整片刻,徐达领导常遇春等人抢夺张士诚的领地,使得张士诚麾下的头号猛将吕珍节节败退。与此同时,元朝大军南下,徐达在徐州奋勇拒敌,取得巨大胜利,俘虏斩杀众多敌军。

此刻的徐达,就如同朱元璋最为锋利的长剑,只要朱元璋下达命令,徐达必定攻无不克。

1366年,朱元璋针对张士诚展开正式讨伐。在战争刚开始之际,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张士诚兵力雄厚,现阶段不宜急于讨伐,史书记载为“右相国李善长请缓兵之”。朱元璋遂向左相国徐达征求意见,徐达则表态:

大将李伯升辈徒拥有众多子女和财宝,甚至随意赠送。负责事务的黄、蔡、叶三位参军是文人,对重大计划一无所知。作为臣子,我奉承君上的威德,将以强大军力压倒他们,很快就能够征服三吴地区。

徐达认为,张士诚外表金玉华贵,但内里却毫无真正实力,他手下的部属都是无能之辈,根本不足为虑。实际证据表明,作为相国,徐达对张士诚的了解要比李善长更为透彻。

听到徐达的分析后,朱元璋大为振奋,立刻封徐达为大将军,任命常遇春为副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发起对张士诚的进攻。

张士诚当时坚守在平江(苏州),徐达利用三路军队,首先剿灭了苏州周边的湖州、杭州、嘉兴等支援,然后合围平江。与此同时,朱元璋有急事召回徐达至南京,徐达便命常遇春率领军队攻打城池。不过,当徐达回到苏州时,发现常遇春仍未攻陷城门。据《明史纪事本末》所述:

姑苏城被大军围困已经很长时间,却一直未能攻陷。

由于苏州城墙坚固,张士诚得以在城内积存充足粮草,使得城防坚如金汤。即便面对攻城掠地的名将常遇春,他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攻破这座城池。终于,徐达想出了一个聪明的策略:在城外用木搭建了一座高达三层的高台,将比苏州城墙还要高。这个高台让徐达的士兵能够屹立其上,俯视城内守军,精准地向他们发起攻击。不出一个月的时间,苏州城内伤亡惨重,张士诚最终溃败。

常遇春、汤和、郭兴、王弼等人在即将攻破城门的关键时刻情绪高涨,准备进城展开激烈的战斗。然而,这时徐达却突然发布了三项命令:

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

因此,尽管张士诚已逝,但苏州城池和居民却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徐达之所以伟大之处并非在于协助朱元璋统一天下,而在于他掌握着生杀大权,却没有贪恋杀戮。

徐达在消灭陈友谅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灭张士诚时则执掌了整个行动。陈友谅和张士诚是朱元璋统一中原的主要障碍,但徐达成功清除了这两位对手。

蔡东藩对徐达做出评价:

“朱氏王业之所由创,抑徐达首功之所由建也。”

我深信作者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四、由南到北,千秋伟业

1367年,徐达在跟随朱元璋长达15年之后,朱元璋完成了南方的统一,终于决定北伐元朝。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号召士兵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率领着25万大军北上。徐达和常遇春率领的军队如犁庭扫穴般,先后攻破河南和山东。第二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而徐达等人仍在北方与敌人搏斗。1368年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徐达攻下通州,北京城门敞开,元顺帝见势已去,带着太子和后妃逃往塞外。《明史·徐达传》详细记录了徐达攻克北京后的景象。

让张胜率领一千士兵守卫宫殿大门,同时让宦官保护宫人、妃嫔和贵族,确保士兵不得滋扰。封存官库,整理图书和宝物,让百姓官员安居乐业,市场秩序井然。

元朝的都城是北京,那里的宫殿内珍宝无数。徐达在此期间采取了不杀一人的政策,同时封锁了图书和宝库。他还保护了被俘虏的元朝后妃和宫人,并将他们交给朱元璋处理。

朱元璋对徐达信任有加,徐达所呈交给朱元璋的答卷也令人满意。

接受朱元璋的命令,徐达并未追击元顺帝,而是留下孙兴祖镇守北京后,立刻转向西进攻河北和山西等地。当时被誉为“元朝最后的名将”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率领着十万兵马,布下严阵以待。汤和在最先与王保保相遇,差点险些丢掉性命,幸好他的快速奔跑才勉强保住了一命。

听到这个消息后,徐达决定采取“批亢捣虚”的策略,在王保保急行军的途中设伏,最终:

一足跣地,俞帐后出,捡到了一匹骣色的良马,带着十八名骑士匆匆离去。

王保保被徐达打得很凄惨,匆忙之间只来得及穿一只靴子,抢到了一匹马,只带着18个部下匆匆逃走。这支10万人的大军竟在徐达手下溃败,战败惨烈。

王保保在兰州战败后退守,除了陕甘地区,中国北方已被徐达收复。洪武二年时,常遇春逝世,徐达率冯胜、李文忠等人攻打西北,成功招降了李思齐等一众枭雄,迫使王保保再次溃败。王保保曾抱着一根木头在黄河渡过才幸免遇难,西北地区遂平定。

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南北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然而他并未亲自参与所有战争,实际上完成南北统一大业的是徐达。

石敬瑭自唐朝末年向契丹献出燕云十六州后,汉人王朝便再也未能收复这片土地长达400多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历经400多年之久,明朝大军终于夺回了燕云,而领导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主要将领正是徐达。

历史上有很多开国功臣,比如汉朝的韩信和唐朝的李靖都是卓越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与他们相比,徐达在建立国家方面的参与和贡献更加全面。因此,《明史》中对徐达的评价如下:

“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

五、兄弟15年,君臣18载

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曾有这样的记录:勾践灭掉吴国之后,功臣范蠡选择了在五湖中泛舟,并对文种说道: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自古以来,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朱元璋为一位多疑的皇帝,而徐达则是享誉盖世的功臣。在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前,他与徐达相互结拜为兄弟长达15年;而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徐达却与他恪尽职守长达18年,并最终善终。徐达之所以能够安享晚年,并非仅仅因为机智,更因为具备深远智慧。

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徐达率领军队北伐蒙古。徐达担任中军主帅,而李文忠则担任副帅。在定西一战中,徐达再次与王保保交战,双方“隔沟而垒,日数交”,斗志坚定,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天,王保保精选一支敢死队突袭自山涧,徐达军中的左丞胡德济感到恐慌,慌乱之下拔腿便跑,导致士气一度动摇。幸好关键时刻,徐达率兵赶到,成功击退了敌军。徐达治军严明,依照规定,胡德济的畏战逃跑行为属于军法所不容,但徐达却选择了宽大处理,展现出了仁德风范。据《明史·徐达传》记载:

大海子德济,因为其功勋被封为子爵,被带往京师受审,随后斩杀了他的下属指挥官等数人作为示众。

胡德济是胡大海的儿子,胡大海是朱元璋创业初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具备文武双全的才能,然而不幸被叛徒所暗杀。朱元璋登基后,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

胡大海去世了,唯一的男丁是胡大海家族的胡德济。徐达知道朱元璋与胡大海感情深厚,因此没有处死胡德济,而是把他押送到京城,由朱元璋处理。然而,为了严明军法,徐达下令将胡德济手下的几位指挥使全都处决了。

从这个事例可以窥见徐达的聪明才智。理应如此,朱元璋既然授予徐达大将军之职,赋予其杀戮之权。然而,徐达在确保军队士气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选择将决策权交还给了朱元璋,使得朱元璋感到放心。最终,朱元璋对徐达说道:

“将军效卫青不斩苏建耳,独不见穰苴之待庄贾乎?将军诛之,则已。今下廷议,吾且念其信州、诸暨功,不忍加诛。继自今,将军毋事姑息。”

朱元璋所言极为风趣,他以卫青与苏建和田穰苴处置庄贾为例,道出两者截然不同的情况。在他看来:“身在战场,遵从命令并非必然,我封你为大将军,若遭遇此类情况,生杀存亡,由你自行抉择,无需征求我的意见!”

有趣的是,朱元璋最终没有下令处死胡德济,这表明朱元璋仍珍视胡大海当初的情意。

若徐达选择不发一言,先行除掉胡德济,然后再去向朱元璋述说此事,尽管朱元璋对徐达的作为能够理解,但心中仍免不了有些不安。

尽管徐达身为统领军队的将领,却深谙皇帝的心意。在朱元璋面前,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徐达曾四次率军北伐,每每春天征伐,至冬季方归,每次凯旋,朱元璋总会在宫中设宴款待徐达。据《明史》记载,“而达愈恭慎”,说明即便朱元璋对徐达礼遇备至,徐达依旧保持着谦逊谨慎,毫无差池。

有一次,朱元璋表示徐达的住所面积有限,计划将吴王府赏赐给他。朱元璋曾冠为吴王,吴王府即是他加冕称帝之前的居所。

天子曾经居住的地方是吴王府,那里的床铺曾被朱元璋亲身使用过,椅子也承载过朱元璋的身影,徐达岂敢在这里安家落户。朱元璋曾多次慷慨赏赐,然而徐达每次都坚决拒绝。

朱元璋对徐达不置可否,随后想出了一个解决之道,《明史·徐达传》中有详细记载:

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帝觇之,大悦。

一日,朱元璋与徐达共饮,却将酒倾巴灌醉了徐达。接着,命人将徐达裹着被褥放置于吴王府的床上。朱元璋则悄悄藏身后面,密切观察徐达的一举一动。当徐达醒来,见所处之地,倍感惊慌,急忙下床跪地自责说死罪,朱元璋欣喜异常。

朱元璋随后派人在旧居前兴建一座新宅,为徐达命名为“大功”,即南京的“大功坊”,由此而来。徐达终其一生,从未入住“大功坊”,他宁可让祖孙三代皆拥挤在自己原有的住宅中。

宰相胡惟庸当时权势熏天,想要与徐达结交,但徐达拒绝与他往来。徐达深知自己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武将,若和宰相拉拢关系,朱元璋必定会感到不安。

在《道德经》中有这样的陈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徐达在洪武朝任臣达18年,最为可贵的是他的“自知”,他深谙自己处境,洞悉朱元璋的忌讳,因此,他小心谨慎,从未有过份之举。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对徐达赞赏有加:

“将军之忠,吾甚嘉之!”

徐达之所以能够善终,是因为他不仅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忠臣,还努力让朱元璋深切感受到他的纯粹忠诚,成为一个令人放心的忠臣。

徐达在北京治军时,正值洪武十七年,他背上生了疽疮。朱元璋在南京得知徐达的病情后,深感关切,便派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前往北京慰问。次年二月(洪武十八年),当徐达病情恶化的消息传到南京时,徐达已经不幸去世。

朱元璋非常悲痛,当徐达去世时,《明史·徐达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中山王被追封为武宁,赠与三世皆王爵。他葬于钟山之阴,神道碑文由皇帝亲自御制。他被配享太庙,其肖像也被置于功臣庙,地位无不崇高。

朱元璋颁布停止朝政的命令,追封徐达为中山王,并授予他三代王爵(然而由于靖难之役的发生,这个荣耀未曾兑现)。在朱元璋所有功臣排行榜上,徐达名列第一。

在乾隆时期,著名诗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记录了一个故事,讲述徐达因患有背上的疽疮,极度忌讳食用鹅肉。朱元璋得知后,却派人送了一只蒸鹅给徐达,导致了他的间接身亡。

赵翼出生时,徐达已经辞世三百多载。至今,关于“疽最忌鹅”的医学根据仍然杳无踪迹,故这个故事毋庸置疑是虚构的。

最后,结尾以朱元璋评价徐达的一句话。

“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

值得后人思之、学之、鉴之的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他功高不妄杀,权重恪恭慎,在十五年中展现出兄弟情,在十八年里彰显君臣义。这样的人,后人有必要加以思索,并从中汲取教训。

参考了《明史》、《明史纪事本末》以及《明太祖实录》,本文得出结论。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时值徐达不在南京。朱元璋特意派人前往河南,将授予徐达右丞相、太子少傅的封号消息转达给他。徐达后来收复了河南全境,朱元璋大为欣喜,亲自前往开封与徐达相会。徐达询问朱元璋:“若我攻克北京,元主北逃,我应该追击吗?”

朱元璋答复道:元朝的运势已经衰退,国力逐渐耗尽,没有必要再费力用兵。出兵进攻边境之后,只需坚守领土,防止敌人侵犯即可。

朱元璋给徐达规定“穷寇莫追”方针的初衷实际上是因为当时中国北方仍未被平定,朱元璋因此未有信心追击敌军直至草原。等到徐达相继夺回山东、北京、河北、山西、陕甘等地后,朱元璋方才下令徐达率军北上,全力打击北元。徐达历经四次北伐,持续对北元实施打击,令蒙古人再也不敢南下放牧。

徐达在明朝的功绩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在中国的军事史上,徐达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能够与秦朝的蒙恬、汉朝的卫青、唐朝的李靖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徐达这样的战功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徐达这位杰出的古代军事家,希望能够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来揭示他的人物形象。

一、亲密战友,过命兄弟

明朝开国功臣中,徐达的声望最为显赫。关于徐达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被吴晗等著名历史学家提及,他们曾言朱元璋、徐达、汤和、周德兴等童年时为挚友,童年时期有过共同杀牛的经历,然而这种说法颇具传奇色彩。实际历史记录显示,徐达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传奇。《明史·徐达传》中载有:

徐达,字天德,出生于濠州,家传世代从事农业。达年幼时就怀抱着雄心壮志,身材高大,面颊高挺,刚毅果断,武勇无双。当太祖任命郭子兴为部队统领之时,达年仅二十二岁,便前去跟随他,两人相见即投机。

徐达来自凤阳,祖辈都从事农务。他身材高大,英勇刚健,年少时就怀抱雄心壮志。公元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回到家乡招募士兵,徐达应征加入军队。当时他已经22岁,与朱元璋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互有相见恨晚之感。

徐达和朱元璋虽然是同乡,但徐达22岁时才结识朱元璋。他们一见如故,朱元璋从此将徐达视为亲密的朋友。

作为朱元璋忠实的亲信,徐达几乎一路陪伴在朱元璋早期的征途中。当时,濠州红巾军的名将郭子兴将女儿马氏(即后来的马皇后)嫁给朱元璋,朱元璋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势力逐渐强大,却招致了郭子兴之子郭天叙等人的嫉恨。朱元璋只好带着仅有的24名心腹南下至定远,开始了自谋门户的征程。这24人后被称为“淮西二十四将”。据《明史纪事本末》所载:

太祖将七百人归属其他将领,而只有和徐达、汤和、吴良、吴祯……周德兴等二十四人一同南征定远。

请注意,从朱元璋带走的24人当中,徐达位居榜首,这表明徐达在朱元璋的心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朱元璋攻克定远和滁州的过程中,胡大海、冯国用、冯国胜(冯胜)、李善长、常遇春、廖永安等杰出人物纷纷归附,使得朱元璋身边才华横溢,不过,最受朱元璋信任的仍然是徐达。

在这段时间内,有一件让朱元璋终生难忘的重大事件发生,据《明史》所载:

孙德崖被子兴执掌,德崖的军队也控制着太祖,达挺身前去请求德崖的军队代替,于是太祖得以回归,并且达也免于处罚。

滁州被朱元璋攻陷后,他的势力不断壮大。郭子兴,朱元璋的岳父在濠州陷入困境,遂带着手下败将前来投靠朱元璋。而郭子兴的宿敌孙德崖也紧随其后,最终在滁州展开对峙。为了解救岳父,朱元璋被孙德崖生擒。在双方交换"战俘"时,徐达主动请求替代朱元璋,最终让朱元璋获释。

我认为,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个方面:

徐达在朱元璋的军队中地位显然非常重要,否则敌人是绝不会允许他替代朱元璋的。

朱元璋的部下中有许多文臣武将,但只有徐达敢于代替朱元璋,当朱元璋被释放后,他对徐达表达了极大的感激之情。由此可见,朱元璋和徐达之间不仅是同僚,更是情同手足。

在《徐达传》这一部《明史》中,有一句话格外重要。

欢喜的款待并举杯共饮,有一位身着朴素衣衫的兄弟被称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每次邀请徐达入宫共进宴席时,都喜欢称呼徐达为他的“布衣兄弟”。

在《明史》中,朱元璋只称呼两位明朝大臣为兄弟,分别是徐达和李贞(李文忠之父)。 李贞是朱元璋的亲家,因此被朱元璋称为兄弟,是基于家庭关系而言的。而徐达则是朱元璋内心真正认可的患难兄弟。朱元璋没有给予其他人,包括常遇春和发小汤等同样特别的待遇。

元朝晚期,或许有其他将领像徐达一样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但徐达却是最早赢得朱元璋信任的功臣。可以说,徐达一直稳占朱元璋内心深处的重要位置,未被其他人所取代。

二、常徐二人,将帅之别

1355年,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小明王)在红巾军内部自封帝号,将年号改为龙凤。当时,郭子兴已故,朱元璋名义上承认韩林儿的统治,但事实上双方各自为战。由于冯国用、李善长等人建议朱元璋渡江攻取南京,朱元璋决定在当年七月实施渡江计划。然而,朱元璋在这次行动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因为除了少数水军将领如廖永安等人之外,他的部下大多数都是“旱鸭子”,想要突破元朝大军的封锁、成功横渡长江相当艰难。朱元璋决定将家眷留在江北,孤注一掷,最终成功实施了江渡行动。《明史·徐达传》中也有相关记载。

徐达与常遇春同为军队中的杰出领袖,他们在渡江、拔采石、取太平等战役中表现出色,成为军中矛头。

朱元璋成就帝业的关键之战是渡江之战,在这场关键之战中,徐达和常遇春二人功不可没。虽然朱元璋麾下有许多猛将,但在每次重要的战役中,朱元璋都首先考虑到的是徐达和常遇春。这种情形一直延续下去。

徐达和常遇春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在《明史》中他们被合并为一则传记,后世常常拿他们进行相互对比。然而,在朱元璋看来,徐达和常遇春之间仍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举例来说,在1367年(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朱元璋派遣徐达率领25万大军北伐,而常遇春则担任副帅。在朱元璋看来:

在军队中,如果想要保持稳重有纪律、取得战胜和攻取胜利的能力,最佳典范当属大将军达。率领百万勇士,勇往直前,破敌千里,所向披靡,此等威仪气度,无出副将军遇春之右。(摘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八》)

朱元璋内心深信,徐达作为主帅,治军严明、智谋出众,是最稳妥的军事领袖;而常遇春则英勇无敌、所向披靡,乃是扫除障碍、开路先锋。

徐达是才华横溢的人,常遇春则是军事上的天才,二人之间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各有所长而已。

朱元璋若亲自率领军队,常遇春这类人就必不可少,以协助他攻占城池。而若朱元璋镇守都城,无法亲自参与战斗,那他则需要依靠徐达这样的人才来主持一切。比如,当朱元璋征服南京后,他选择留在南京守城,把攻城拔寨的任务委托给了徐达。《明史·徐达传》中有记载:

太祖身居南京,下令让达为大将,率领各军东征镇江并成功攻占。

朱元璋在南京镇守期间,徐达率领大军接连攻克了镇江,并在第二年攻陷常州,“先围城,次年攻克”。然后,徐达与赵德胜率军攻占了宜兴。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元璋亲自领兵出征时,徐达选择退居次要位置。据《明史·徐达传》记载:

太祖命达留守应天,自己率军攻打婺州。

徐达攻下宜兴后,朱元璋命其回南京镇守首都,自己率军亲自攻打婺州。据《明史·常遇春传》记载:

离开婺州,转任同知枢密院事,驻守婺地。

在朱元璋攻打婺州的时候,徐达并未随同,而常遇春却是在队伍之中。

这进一步证实了笔者的看法,朱元璋内心认为徐达是与他自己可相提并论的军事奇才,而常遇春仅仅是他用来率先攻城夺地的先锋。

在池州之战中,徐达领导常遇春等人在九华山下设伏,成功击败了陈友谅并生擒了三千多名敌方战俘。然而,徐达和常遇春在如何处理这些俘虏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展现出了他们之间的本质差异。

遇春说:“这是个强大的敌人,不能放过他,否则会留下后患。”达不成这个决定,于是向上级禀报情况。接着,遇春率先在夜间埋伏一半的敌人,太祖感到不满,于是全部放走了余下的敌众。

常遇春主张,鉴于陈友谅麾下皆为勇猛之士,建议将全部三千俘虏处以死刑,以消除后患。徐达得知此事后强烈反对,然而常遇春坚持要执行这一处决,因此徐达只得紧急通知朱元璋,等待朱元璋的指示。然而在朱元璋下令之前,常遇春已经在坑里杀害了大部分俘虏,朱元璋对此深感不快,最终下令常遇春释放剩余的俘虏。

朱元璋的处理结果表明他明显支持徐达,因为自古以来,杀降的后果都难以预料。尽管勇猛的常遇春是令人敬畏的,但他却成了嗜杀之徒。相较之下,徐达显得更为稳重可靠。

三、手握利刃,不喜杀戮

1363年,爆发了著名的鄱阳湖水战,这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水域冲突,标志着朱元璋夺取长江流域霸主地位的关键战役。朱元璋深知此役对他的统治地位至关重要,在《明史·徐达传》中有详细记载。

太祖召集自庐州前来会师,与会汉人在鄱阳湖相遇。友谅军势头强劲,但达率先率领诸将勇敢作战,击溃了敌方的先锋部队……

这段叙述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在鄱阳湖之战之前,徐达正致力于攻打庐州(合肥),此时朱元璋专门召集徐达前来鄱阳湖。朱元璋这样做并非为了雪中送炭,因为他深知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他之所以召见徐达,是因为他需要徐达的才能来助自己获得胜利。

在鄱阳湖之战中,有许多出色的将领表现出色,如常遇春、俞通海、廖永忠、郭英等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当徐达与朱元璋会师后,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明史》中描述徐达“身先诸将力战”,这短短六个字,将其他将领的表现全都超越。

陈友谅在战斗中中箭殉身,随后朱元璋再次奉行老路线,采取同样策略:

太祖明白敌人难以抵挡,却担心有忠臣叛变,于是当晚派达还守卫应天。

在击败陈友谅之后,朱元璋接着派遣徐达前去镇守应天(南京),防备张士诚可能从东面发动袭击。朱元璋认为最大的障碍已被除去,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与老部下张定边等人逃往武昌。因此,他决定自己继续留在江西镇守,认为徐达还有更为重要的事务要处理。

朱元璋的老巢是南京,他一方面亲自平定陈友谅的残党,另一方面任命徐达镇守南京,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徐达的重视和信任。尽管当时常遇春、冯胜、邓愈等人都在江西,甚至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也在南京,但朱元璋还是最信赖徐达。

徐达回到南京后,果然发现张士诚已经动作频频。他指挥擅长防守的耿炳文、吴良等将领成功挡住了张士诚的进攻,为朱元璋消灭“陈汉政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1364年,朱元璋被封为吴王,任命徐达为左相国,李善长为右相国,而且徐达的地位高于李善长。朱元璋再次驻守南京,由徐达牵头开疆拓土,《明史》中有关记载:徐达先攻下庐州,夺取该城,接着平定湖、湘等地。随后休整片刻,徐达领导常遇春等人抢夺张士诚的领地,使得张士诚麾下的头号猛将吕珍节节败退。与此同时,元朝大军南下,徐达在徐州奋勇拒敌,取得巨大胜利,俘虏斩杀众多敌军。

此刻的徐达,就如同朱元璋最为锋利的长剑,只要朱元璋下达命令,徐达必定攻无不克。

1366年,朱元璋针对张士诚展开正式讨伐。在战争刚开始之际,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张士诚兵力雄厚,现阶段不宜急于讨伐,史书记载为“右相国李善长请缓兵之”。朱元璋遂向左相国徐达征求意见,徐达则表态:

大将李伯升辈徒拥有众多子女和财宝,甚至随意赠送。负责事务的黄、蔡、叶三位参军是文人,对重大计划一无所知。作为臣子,我奉承君上的威德,将以强大军力压倒他们,很快就能够征服三吴地区。

徐达认为,张士诚外表金玉华贵,但内里却毫无真正实力,他手下的部属都是无能之辈,根本不足为虑。实际证据表明,作为相国,徐达对张士诚的了解要比李善长更为透彻。

听到徐达的分析后,朱元璋大为振奋,立刻封徐达为大将军,任命常遇春为副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发起对张士诚的进攻。

张士诚当时坚守在平江(苏州),徐达利用三路军队,首先剿灭了苏州周边的湖州、杭州、嘉兴等支援,然后合围平江。与此同时,朱元璋有急事召回徐达至南京,徐达便命常遇春率领军队攻打城池。不过,当徐达回到苏州时,发现常遇春仍未攻陷城门。据《明史纪事本末》所述:

姑苏城被大军围困已经很长时间,却一直未能攻陷。

由于苏州城墙坚固,张士诚得以在城内积存充足粮草,使得城防坚如金汤。即便面对攻城掠地的名将常遇春,他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攻破这座城池。终于,徐达想出了一个聪明的策略:在城外用木搭建了一座高达三层的高台,将比苏州城墙还要高。这个高台让徐达的士兵能够屹立其上,俯视城内守军,精准地向他们发起攻击。不出一个月的时间,苏州城内伤亡惨重,张士诚最终溃败。

常遇春、汤和、郭兴、王弼等人在即将攻破城门的关键时刻情绪高涨,准备进城展开激烈的战斗。然而,这时徐达却突然发布了三项命令:

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

因此,尽管张士诚已逝,但苏州城池和居民却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徐达之所以伟大之处并非在于协助朱元璋统一天下,而在于他掌握着生杀大权,却没有贪恋杀戮。

徐达在消灭陈友谅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灭张士诚时则执掌了整个行动。陈友谅和张士诚是朱元璋统一中原的主要障碍,但徐达成功清除了这两位对手。

蔡东藩对徐达做出评价:

“朱氏王业之所由创,抑徐达首功之所由建也。”

我深信作者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四、由南到北,千秋伟业

1367年,徐达在跟随朱元璋长达15年之后,朱元璋完成了南方的统一,终于决定北伐元朝。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号召士兵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率领着25万大军北上。徐达和常遇春率领的军队如犁庭扫穴般,先后攻破河南和山东。第二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而徐达等人仍在北方与敌人搏斗。1368年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徐达攻下通州,北京城门敞开,元顺帝见势已去,带着太子和后妃逃往塞外。《明史·徐达传》详细记录了徐达攻克北京后的景象。

让张胜率领一千士兵守卫宫殿大门,同时让宦官保护宫人、妃嫔和贵族,确保士兵不得滋扰。封存官库,整理图书和宝物,让百姓官员安居乐业,市场秩序井然。

元朝的都城是北京,那里的宫殿内珍宝无数。徐达在此期间采取了不杀一人的政策,同时封锁了图书和宝库。他还保护了被俘虏的元朝后妃和宫人,并将他们交给朱元璋处理。

朱元璋对徐达信任有加,徐达所呈交给朱元璋的答卷也令人满意。

接受朱元璋的命令,徐达并未追击元顺帝,而是留下孙兴祖镇守北京后,立刻转向西进攻河北和山西等地。当时被誉为“元朝最后的名将”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率领着十万兵马,布下严阵以待。汤和在最先与王保保相遇,差点险些丢掉性命,幸好他的快速奔跑才勉强保住了一命。

听到这个消息后,徐达决定采取“批亢捣虚”的策略,在王保保急行军的途中设伏,最终:

一足跣地,俞帐后出,捡到了一匹骣色的良马,带着十八名骑士匆匆离去。

王保保被徐达打得很凄惨,匆忙之间只来得及穿一只靴子,抢到了一匹马,只带着18个部下匆匆逃走。这支10万人的大军竟在徐达手下溃败,战败惨烈。

王保保在兰州战败后退守,除了陕甘地区,中国北方已被徐达收复。洪武二年时,常遇春逝世,徐达率冯胜、李文忠等人攻打西北,成功招降了李思齐等一众枭雄,迫使王保保再次溃败。王保保曾抱着一根木头在黄河渡过才幸免遇难,西北地区遂平定。

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南北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然而他并未亲自参与所有战争,实际上完成南北统一大业的是徐达。

石敬瑭自唐朝末年向契丹献出燕云十六州后,汉人王朝便再也未能收复这片土地长达400多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历经400多年之久,明朝大军终于夺回了燕云,而领导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主要将领正是徐达。

历史上有很多开国功臣,比如汉朝的韩信和唐朝的李靖都是卓越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与他们相比,徐达在建立国家方面的参与和贡献更加全面。因此,《明史》中对徐达的评价如下:

“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

五、兄弟15年,君臣18载

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曾有这样的记录:勾践灭掉吴国之后,功臣范蠡选择了在五湖中泛舟,并对文种说道: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自古以来,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朱元璋为一位多疑的皇帝,而徐达则是享誉盖世的功臣。在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前,他与徐达相互结拜为兄弟长达15年;而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徐达却与他恪尽职守长达18年,并最终善终。徐达之所以能够安享晚年,并非仅仅因为机智,更因为具备深远智慧。

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徐达率领军队北伐蒙古。徐达担任中军主帅,而李文忠则担任副帅。在定西一战中,徐达再次与王保保交战,双方“隔沟而垒,日数交”,斗志坚定,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天,王保保精选一支敢死队突袭自山涧,徐达军中的左丞胡德济感到恐慌,慌乱之下拔腿便跑,导致士气一度动摇。幸好关键时刻,徐达率兵赶到,成功击退了敌军。徐达治军严明,依照规定,胡德济的畏战逃跑行为属于军法所不容,但徐达却选择了宽大处理,展现出了仁德风范。据《明史·徐达传》记载:

大海子德济,因为其功勋被封为子爵,被带往京师受审,随后斩杀了他的下属指挥官等数人作为示众。

胡德济是胡大海的儿子,胡大海是朱元璋创业初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具备文武双全的才能,然而不幸被叛徒所暗杀。朱元璋登基后,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

胡大海去世了,唯一的男丁是胡大海家族的胡德济。徐达知道朱元璋与胡大海感情深厚,因此没有处死胡德济,而是把他押送到京城,由朱元璋处理。然而,为了严明军法,徐达下令将胡德济手下的几位指挥使全都处决了。

从这个事例可以窥见徐达的聪明才智。理应如此,朱元璋既然授予徐达大将军之职,赋予其杀戮之权。然而,徐达在确保军队士气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选择将决策权交还给了朱元璋,使得朱元璋感到放心。最终,朱元璋对徐达说道:

“将军效卫青不斩苏建耳,独不见穰苴之待庄贾乎?将军诛之,则已。今下廷议,吾且念其信州、诸暨功,不忍加诛。继自今,将军毋事姑息。”

朱元璋所言极为风趣,他以卫青与苏建和田穰苴处置庄贾为例,道出两者截然不同的情况。在他看来:“身在战场,遵从命令并非必然,我封你为大将军,若遭遇此类情况,生杀存亡,由你自行抉择,无需征求我的意见!”

有趣的是,朱元璋最终没有下令处死胡德济,这表明朱元璋仍珍视胡大海当初的情意。

若徐达选择不发一言,先行除掉胡德济,然后再去向朱元璋述说此事,尽管朱元璋对徐达的作为能够理解,但心中仍免不了有些不安。

尽管徐达身为统领军队的将领,却深谙皇帝的心意。在朱元璋面前,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徐达曾四次率军北伐,每每春天征伐,至冬季方归,每次凯旋,朱元璋总会在宫中设宴款待徐达。据《明史》记载,“而达愈恭慎”,说明即便朱元璋对徐达礼遇备至,徐达依旧保持着谦逊谨慎,毫无差池。

有一次,朱元璋表示徐达的住所面积有限,计划将吴王府赏赐给他。朱元璋曾冠为吴王,吴王府即是他加冕称帝之前的居所。

天子曾经居住的地方是吴王府,那里的床铺曾被朱元璋亲身使用过,椅子也承载过朱元璋的身影,徐达岂敢在这里安家落户。朱元璋曾多次慷慨赏赐,然而徐达每次都坚决拒绝。

朱元璋对徐达不置可否,随后想出了一个解决之道,《明史·徐达传》中有详细记载:

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帝觇之,大悦。

一日,朱元璋与徐达共饮,却将酒倾巴灌醉了徐达。接着,命人将徐达裹着被褥放置于吴王府的床上。朱元璋则悄悄藏身后面,密切观察徐达的一举一动。当徐达醒来,见所处之地,倍感惊慌,急忙下床跪地自责说死罪,朱元璋欣喜异常。

朱元璋随后派人在旧居前兴建一座新宅,为徐达命名为“大功”,即南京的“大功坊”,由此而来。徐达终其一生,从未入住“大功坊”,他宁可让祖孙三代皆拥挤在自己原有的住宅中。

宰相胡惟庸当时权势熏天,想要与徐达结交,但徐达拒绝与他往来。徐达深知自己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武将,若和宰相拉拢关系,朱元璋必定会感到不安。

在《道德经》中有这样的陈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徐达在洪武朝任臣达18年,最为可贵的是他的“自知”,他深谙自己处境,洞悉朱元璋的忌讳,因此,他小心谨慎,从未有过份之举。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对徐达赞赏有加:

“将军之忠,吾甚嘉之!”

徐达之所以能够善终,是因为他不仅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忠臣,还努力让朱元璋深切感受到他的纯粹忠诚,成为一个令人放心的忠臣。

徐达在北京治军时,正值洪武十七年,他背上生了疽疮。朱元璋在南京得知徐达的病情后,深感关切,便派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前往北京慰问。次年二月(洪武十八年),当徐达病情恶化的消息传到南京时,徐达已经不幸去世。

朱元璋非常悲痛,当徐达去世时,《明史·徐达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中山王被追封为武宁,赠与三世皆王爵。他葬于钟山之阴,神道碑文由皇帝亲自御制。他被配享太庙,其肖像也被置于功臣庙,地位无不崇高。

朱元璋颁布停止朝政的命令,追封徐达为中山王,并授予他三代王爵(然而由于靖难之役的发生,这个荣耀未曾兑现)。在朱元璋所有功臣排行榜上,徐达名列第一。

在乾隆时期,著名诗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记录了一个故事,讲述徐达因患有背上的疽疮,极度忌讳食用鹅肉。朱元璋得知后,却派人送了一只蒸鹅给徐达,导致了他的间接身亡。

赵翼出生时,徐达已经辞世三百多载。至今,关于“疽最忌鹅”的医学根据仍然杳无踪迹,故这个故事毋庸置疑是虚构的。

最后,结尾以朱元璋评价徐达的一句话。

“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

值得后人思之、学之、鉴之的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他功高不妄杀,权重恪恭慎,在十五年中展现出兄弟情,在十八年里彰显君臣义。这样的人,后人有必要加以思索,并从中汲取教训。

参考了《明史》、《明史纪事本末》以及《明太祖实录》,本文得出结论。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