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杭州演艺新空间 如何“广而久”?

惠利之道 惠利生活 2024-01-25 1383

不久前,杭州发布了首批40个“城市艺舞台·演艺新空间”名单。这些小而美、美而精、精而深的演艺新空间,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新活力。眼下,在商圈,在创意园,在风景名胜,在文化街区,你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见“一出好戏”。

其中,坐落在城市地标“日月同辉”之间的杭州大剧院露天广场,以四季不断的公益演出文化惠民;黄龙洞附近的百越蝴蝶剧场,去年以一出“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强势出圈,火爆全国;今夕艺术空间的《今夕共西溪》,则创造了一种集合宋韵体验、国风市集和互动剧情游的全新演艺形式。

不仅在杭州,放眼整个国内演艺市场,“演艺新空间”无疑是2023年最热的关键词之一。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仅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小剧场、新空间演出场次环比增长89.51%,票房收入环比增长105.38%,观众人数环比增长95.59%,所有数据都翻了一番。

这些各美其美、春色如许的演艺新空间,新在哪里呢?演出场景焕然一新,剧目类型推陈出新,观演关系耳目一新,以及业态融合、消费升级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这些演艺新空间的受众群体也呈现年轻化趋势,“95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不仅仅是观众,也是演出的参与者,边看边笑、边笑边玩。互动性、新鲜感、沉浸度,都在现场一一得到了满足。

更小、更灵活、更有趣的杭州演艺新空间,在大剧场之外为演出行业开辟了一个新赛道,创造了一个新维度。但是在追求个性化的时代,这些空间如何与消费理念不断变化的年轻人保持一种 “广而久”的双向关系,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让好戏不止是好戏,让剧场不止是剧场”。下一步,演艺新空间需要持续撬动并盘活更大群体的复合型文化消费。

在推出爆款剧目、优质文化内容的同时,各家演艺空间还要不断推动“演艺+”概念的延展、融合、跨界,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在杭州,尤其像疯狂理发店、疯狂星友团、会说笑剧场、四个二喜剧等开在商业综合体内的演艺新空间,应与商业空间场景巧妙融合,推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潮流消费新体验,让二次乃至多次消费变得心甘情愿且顺畅自然。

其次,作为“数字之城”和“互联网之都”,杭州演艺新空间在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融合上大有可为,甚至有望实现“弯道超车”。VR、手游、动漫等契合年轻群体消费特点和习惯的数字娱乐产业,都为未来演艺新空间在风口中打破行业壁垒、创新组合玩法提供了无限可能,并以集聚效应融出产业新生态。

之前曾有人说,杭州的文旅消费活动虽多,但不比北京、上海“爆款”频频。这不,陈丽君、李云霄就带着叫好又叫座的杭州在地文化产品《新龙门客栈》一炮而红,风光无两。当然,“浅层出圈”是一时的。一口活水引春来,不仅是蝴蝶剧场,接下来杭州各个演艺新空间该如何持续释放活力与潜力?在“跨城看戏”新风潮下,这些多样化文化消费载体如何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让“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一种常态?未来有挑战,更蕴机遇。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