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绿茵场上永远的自由人

惠利之道 惠利生活 2024-01-15 9352

潮新闻讯 离别总是在不经意间,没有任何预兆。

2014年,“金箭头”迪斯蒂法诺因心脏病突发在西班牙马德里去世;2016年,68岁的“球圣”克鲁伊夫因肺癌去世;2020年,“球王”马拉多纳离世,享年60岁;两年后,另一位“球王”贝利去世,享年82岁;几天前,有着“足球皇帝”之称的弗朗茨·贝肯鲍尔也离开了我们。

十年间,传奇谢幕、时代终结。只有那颗被一代又一代足球人的热爱滋养着的足球之魂,依旧灼灼如炬。

01

皇帝

贝皇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留下一个无数人追随的背影。德国足协在社交平台上怀念贝肯鲍尔,认为他是“这项运动中最优秀的球员之一,也是天生的领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九天,贝肯鲍尔出生于德国慕尼黑一个普通的工人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邮政工人。少年时期他便展现出超出常人的足球天赋,13岁加入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成年后的他成为拜仁的职业球员,并在接下来几十年里开启属于他的足球时代。

纵观德国乃至世界足球的历史,贝肯鲍尔的“全能”是独一份的。青少年时多个位置的实战和训练让他具备了全局意识和视野。到了1966年世界杯,贝肯鲍尔不再拘泥于中场,在攻防之间自由切换:既是球队防守中难以逾越的闸门,也是球队前场攻城拔寨的尖刀。

这个全能天才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踢法,或者说,正因为是他才能实现这种新战术:一个全新的球场位置—— “自由人”。

贝肯鲍尔的魅力不仅在于迷人的大脑和强健的体魄,在他身上有着象征足球精神的坚韧与勇气。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上,贝肯鲍尔所在的联邦德国队已无换人名额,于是他在肩膀脱臼的情况下绑着绷带完成了比赛,被无数球迷赞誉追捧:他超越了一切定义,展现了何为真正的皇帝气质。

国际足联也评价道:“他第一个发明了足球场上自由人的位置,他的优雅球风和场上的统治力让他在球员生涯中获得了‘足球皇帝’的昵称。”似乎只有“皇帝”这一称呼才能与赛场上举重若轻的贝肯鲍尔相匹配。

辉煌的球员生涯在1983年结束。退役后的第二年,他开始执教德国国家队,并率队取得了1990年世界杯冠军。随后他还担任过拜仁俱乐部主席、德国足协副主席、国际足联执委会委员、2006年德国世界杯组委会主席等职务。

“安息吧,弗朗茨皇帝。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为德国足球所做的一切。”在著名球星托马斯·穆勒的悼词里,我们与绿茵场上永远的自由人做告别,也告别了那个足球的“上古时代”。

02

哲学

贝肯鲍尔与中国的交集始于1977年,他跟随纽约宇宙队首次到访,和老朋友“球王”贝利一起。

那是一场在上海的友谊赛,现场有8万多名观众。作为一场足球外交,在上海市足球协会的安排下,贝肯鲍尔和贝利等人还参观访问了上海工业展览会、曹杨新村,观看了杂技演出。

事实上,贝肯鲍尔与中国的渊源早在存在。早在青少年时期,喜欢读书的他就涉猎了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作为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之一,《道德经》早已突破的国门走向世界每一个角落。根据德国电视台的一项调查表明,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是老子,而每四户德国家庭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贝肯鲍尔的公文包里就常年放着一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是他一度最喜爱的格言。在某次接受德国媒体报道时,他还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功遂身退,天之道。” 以此来解释自己离开德国队的原因。曾任中国驻德使馆参赞的李念平也曾爆料:“假如有一天见到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要有准备,他会跟你谈老子”。

不仅钟情于中国古代哲学,贝肯鲍尔也对中国足球也抱有期待。2015年,拜仁与瓦伦西亚在鸟巢比赛期间,他观看了北京东城足球精英训练营的小球员训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踢球还是要趁早,越早越好。同时他还提及了中国足球改革的问题:“对结构进行调整,建立新的足球基础和秩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这也是一两代人的事情,需要多一些时间,更多一些耐心。”

2016年,贝肯鲍尔还参观了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并寄语鲁能青训,对于青少年足球的培训和投入“千万不要着急,要有一颗隐忍的心。”

无论是身为球员、教练还是委员会主席,贝肯鲍尔永远保持谦虚,脚踏实地。或许,中国古代哲学的力量让这位来自德国的“足球皇帝”,深知“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朴素真理。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