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利之道 第71页
-
许多医生都没听过的罕见病,她设了国内首个专病门诊
中新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 韦香惠)想象一下,一个人,没有正常的面纹、鼻翼、嘴唇也特别薄,就像戴着一张“面具”,遮住了五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折磨? 硬皮病,就是这样一种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罕见病,以其独特的“面具脸”症状,让无数患者饱受身心双重折磨。 “硬皮病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病变,它更像是一把无形的刀,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内脏器官,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罕见病诊治中心副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穆荣深耕这一领域多年,深知这一疾病的残酷与复杂。 北京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用“新技术”赋能产业创新、凭“新业态”开拓行业视野、做“新农人”探索振兴新路……今年暑假,大连理工大学掀起一股科技实践热潮,学校408支实践团队、近4000名师生走进全国多个省(区、市),在实践中产出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青春力量。 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构建“1236行走的课堂”实践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自我,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难题。 大连理工大学“水网智检”团队与大连市水务集团合作,将研发的智能水网检测技术和机...
-
虽居焉支山 不道朔雪寒
原标题:诗意中国丨虽居焉支山 不道朔雪寒 7月11日拍摄的焉支山风光(无人机照片)。 “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W玉盘。”唐代诗人李白《幽州胡马客歌》中的这句诗,描述了在焉支山一带,面色红润的妇女骑马出行,一路欢声笑语的场景。 焉支山,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山丹县和金昌市永昌县交界处,属祁连山支脉。不同于祁连山的巍峨雄壮,焉支山自然风光秀丽,山上林海松涛、流水潺潺,山下水草丰茂、牛羊成群。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焉支山成为大唐诗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边塞意象之...
-
上海充分挖掘中医经典外治潜力 灵活多样守护民众健康
中新网上海8月14日电(记者 陈静)炎炎夏日,三伏时节,正是“冬病夏治”好时机,记者14日走进位于普陀区中医医院的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经典外治传承普陀基地(以下简称:“外治基地”),医生们正忙着为患者开展包括督灸、暖膝灸、拔罐等的中医外治疗法。 上海市名中医张仁工作室成员葛文逸医生告诉记者,督脉位于人体背后的正中线,督灸是一种隔物灸。她说,督灸适用于阳虚患者、正气不足体质虚弱者,三伏天时,有风寒湿病、脾胃病等的患者特别适合接受督灸。 另一边,中医外科医生张洁颖正在为患者做暖膝灸。她告诉记者,有老寒腿...
-
调整优化专业 匹配人才供需
原标题:调整优化专业 匹配人才供需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要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推动专业优化升级。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近年来,多份文件都对高校专业设置工作作出了部署。例如,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豫”见非遗传承发展新画卷
威风凛凛的武士、体态丰盈的仕女、身姿矫健的骏马……在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暑期研学热仍在持续,色彩明丽、俏皮灵动的各式唐三彩成品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广泛欢迎。 唐三彩,又名“唐彩色釉陶器”,釉色有黄、绿、褐、蓝、黑、白等,其中以黄、绿、褐三种颜色为基本色调,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如今,学生不仅能在研学过程中了解唐三彩的发展历史,还能深入生产车间,从各个环节感受三彩制作,近距离地观看老师傅们开窑,感受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洛阳文脉源远流长,诸多非遗项目成为传播河洛文化的一张“金质名片”。...
-
暑期出游倒计时,小心虫蛇导致意外伤 | 健康过暑假
暑期已进入倒计时,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外出游玩,在这时,安全仍要常挂心中。 亲近大自然,在森林、草原,以及海边等地游玩,常有蚊虫、蛇类等出没。如因叮咬致伤,有的问题看起来不严重,但是会影响我们在出游时的舒适感和心情,极端情况还会危及生命。 作者: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 费军 刘春光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所长 祝益民 策划:余运西 王宁 编辑:胡彬...